5月10日消息(通讯员 邱爽 报道)为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,提高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,切实维护学生根本利益,学院于9日晚,组织19级和20级的全体同学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,提醒学生保护财产资金安全,避免上当受骗。
近年来,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多样化,电信诈骗手段和形式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,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跌入陷阱、蒙受损失。本次班会采用了幻灯片、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结合,生动有趣地向同学们普及了校园电信诈骗的多种出现形式,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。
现今犯罪分子常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,诱使受害人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,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应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,防止受骗。要知道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没有白掉的馅饼。目前犯罪分子多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,其形式多种多样并日益翻新,主要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诈骗:发布虚假中奖消息;利用网络购物陷阱诈骗;利用网络找工作或借贷骗取保证金、手续费;冒充家人、朋友 QQ或微信骗钱;五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借由事端骗取汇款。
而生物工程1901班主讲人孙娜便在班会中就提出了有关防范电信诈骗的“三不一要”: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帐和要及时报案。现如今,电信诈骗层出不穷,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、疏于防范,再加上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科技的漏洞进行诈骗,往往大学生就是不法分子作案的目标。为保证自身的财产人身安全,学生们必须要注重电信诈骗相关主题教育,吸取他人教训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电信诈骗所涉及的诈骗范围广、诈骗数额大,使受害人蒙受巨大损失,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,其作案手段以广泛撒网,重点捕捞等方法,等待受害者上钩。高校大学生受到诈骗不仅是高校和公安部门问题,它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。因此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,社会、高校以及大学生须共同努力。
在本次班会结束后,采访到生物制药技术2001班主讲人郑以锐,她这样说:“我曾亲身经历过电信诈骗,这次以自己的经验分享,就希望同学们可以提高警惕,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。”(完)